首页 好文推荐 时时关注 热点聚焦 更多分类 本地

有钱都买不了!布加迪订单已经排至2029年!_通讯

郑谊 2025-08-28 16:05:15

布加迪(Bugatti)已创下订单排至 2029 年、全面售罄的纪录。换句话说,2029 年之前该品牌已无法承接新的订单,足以见得布加迪正逐步进入财务稳定状态。

高端豪华品牌的运营逻辑,往往超出普通人的认知范围。以定价策略为例:普通消费品即便仅涨价 3%,也可能引发强烈反对;而豪华产品即便每季度涨价 30%,销量不仅不会下降,甚至可能出现更强劲的购买热潮。


(资料图片)

若论汽车领域的高端豪华品牌,布加迪无疑是代表性存在。但事实上,该品牌曾长期受困于持续亏损 —— 尤其自品牌重新推出后的 10 年间,布加迪也一直面临着卖一辆亏一辆的情况。这也使得大众集团(Volkswagen Group)一度难以承受,外界更普遍认为,即便在如今的 Rimac - 保时捷(Rimac-Porsche)主导架构下,布加迪也难以维系。

这一说法其实早已被视为行业共识:大众集团之所以保留布加迪,是为了借助该品牌提升集团整体形象,并将其作为技术试验平台;为此,集团层面一直在承担布加迪数额惊人的年度净亏损。但如今,情况真的仍未改变吗?

首先,布加迪目前的订单已排至 2029 年,这意味着以当前的生产速度和规模,品牌甚至已无法再承接新订单。这表明布加迪已提前锁定未来 4 年的全部销售额,且巨额合约金已转化为实际收益。当然,对此也存在反驳观点:即每卖出一辆车,品牌仍需承担高额亏损。

但这种观点存在盲区。事实上,布加迪在品牌重新推出初期,确实不得不承受巨额亏损。要打造时速超 400 公里的汽车,需要完全不同维度的技术支撑,且必须攻克此前无人挑战过的技术难题,因此前期投入巨额研发成本是客观事实 —— 彼时每卖一辆车必然面临巨额亏损,实属无奈。

但如今情况已截然不同。例如,包括 W16 发动机在内的底盘等核心部件,均是在初期技术基础上不断优化改良后持续使用的。这也是当年的威龙与如今布加迪在售的迪沃(Divo)在设计风格上差异不大的原因。尽管为新增混动系统确实投入了部分研发成本,但如今品牌已无需像初期那样投入巨额研发费用,即可实现车辆的生产与组装。

这一过程被称为 “非经常性工程成本(NRE, Non Recurring Engineering)回收”,简单来说,就是新产品开发时投入的初期研发成本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回收。当然,与普通品牌相比,布加迪的 NRE 成本回收周期确实更长,但目前来看,这部分成本已基本收回。此外,如今迪沃的售价几乎是当年威龙的 2.5 倍 —— 尽管两者存在时间差,难以直接衡量绝对价值差异,但不可否认的是,当前布加迪车型的定价已大幅提高。

不仅如此,布加迪还不断推出特别版车型,这类车型的定价远高于基础版;若再搭配碳纤维轮毂等归类为配件的部件,整车价格更是会飙升至超乎想象的水平。

当然,由于布加迪并非上市公司,外界无法准确掌握其财务状况,但至少可以确定,如今的布加迪已不再像初期那样背负巨额亏损。虽说也不能认为其正产生巨额净利润,但可以判断,该品牌已无需像威龙推出时那样,依赖集团提供巨额资金支持。

事实上,布加迪方面表示,目前已接到未来 4 年的全部订单,这为品牌带来了稳定的财务状况,使其有足够的资金和时间去规划下一代车型。目前,品牌已进入上一代车型 “Bolide” 的最后生产阶段,并计划在今年内启动 “迪沃” 的生产。

由此可见,布加迪的处境并非外界担忧的那般艰难,同时也并非仅靠工程师的梦想与情怀支撑而存在。

精品推荐

查看更多内容
查看更多内容
查看更多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