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)
在购买医疗险时,免赔额是一个重要的概念,它直接影响到我们能够获得的理赔金额。那么,医疗险的免赔额究竟是如何计算的呢?
首先,我们需要了解免赔额的类型。常见的免赔额类型有年度免赔额、单次免赔额和家族共享免赔额。年度免赔额是指在一个保险年度内,被保险人累计自付的医疗费用达到一定金额后,保险公司才开始承担理赔责任。单次免赔额则是针对每次医疗费用,只有当单次费用超过免赔额时,超出部分才能获得理赔。家族共享免赔额是指一个家庭中多个被保险人共享一个免赔额,只要家庭累计自付费用达到该免赔额,符合条件的成员都可获得理赔。
接下来,我们通过具体例子来看看不同类型免赔额的计算方式。假设一款医疗险的年度免赔额为 1 万元,被保险人在一年内先后进行了两次医疗治疗,第一次花费 8000 元,第二次花费 5000 元。由于第一次费用未达到免赔额,保险公司不予理赔。两次费用累计为 13000 元,超过了年度免赔额 1 万元,此时保险公司会对超出的 3000 元按照合同约定进行理赔。
再以单次免赔额为例,若某医疗险的单次免赔额为 2000 元,被保险人某次医疗费用为 3500 元,那么超出免赔额的 1500 元(3500 - 2000)将由保险公司按规定理赔。
对于家族共享免赔额,假设一个家庭购买了一款共享免赔额为 1.5 万元的医疗险,家庭成员 A 花费 8000 元,家庭成员 B 花费 7500 元,家庭累计花费 15500 元,超过了共享免赔额。此时,超出的 500 元将根据合同约定进行理赔。
为了更清晰地对比不同类型免赔额的特点,我们来看下面的表格:
在计算医疗险免赔额时,还需要注意一些特殊情况。有些医疗险对于特定疾病可能会免除免赔额,或者在社保报销部分可以抵扣免赔额。因此,在购买医疗险时,一定要仔细阅读保险条款,了解免赔额的具体计算方式和相关规定。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