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好文推荐 时时关注 热点聚焦 更多分类 本地

港城医生在桑给巴尔:“港城妇产科技术”为奔巴岛高危产妇筑牢生命“双保险

紫牛新闻 2025-11-06 19:01:30


(资料图)

扬子晚报网11月6日讯(通讯员 孙利 记者 孙锐)近日,中国江苏第35批援桑给巴尔医疗队妇产科专家刘慧玲在奔巴岛阿卜杜拉·姆才医院成功实施一项双层宫颈环扎手术,为有着11次流产史的高危孕妇筑牢生命“双保险”,其创新技术填补了当地医疗空白,获当地同行高度赞誉。

接受手术的产妇有过17次怀孕经历,其中11次以流产告终。现孕13周,术前妇科检查孕妇宫颈管长度仅为1cm,宫颈口松弛,可容两指,属于典型的宫颈机能不全。宫颈机能不全是导致孕中期无痛性流产或早产的主要原因,而传统宫颈外口环扎术对这类严重病例保胎成功率极低,这也是该产妇多次流产的核心症结。“双层环扎”筑起保胎“双保险”

刘慧玲医生结合奔巴岛当地妇女因生育次数多、宫颈普遍松弛的特点,对产妇实施改良Shirodkar手术技术,为脆弱的宫颈上两道“保险栓”,更有力地支撑子宫内的胎儿,显著提升保胎成功率。手术推进中,意外突然发生:医院断电,手术台瞬间陷入黑暗。奔巴岛停电是常事,在场医护人员都等着来电时,刘慧玲医生果断让助手拿出事先自备的头灯,继续手术操作。稳定光线让手术顺利推进,众人纷纷感慨:“刘医生想得真是周到,竟然提前备了头灯,这可是关键保障!”这份应急预判,确保了手术不中断、最终按预定计划成功完成。

技术“传帮带”尽显中国担当

阿卜杜拉·姆才医院妇产科主任Dayaa全程参与手术,对刘慧玲的技术赞不绝口。她表示,奔巴岛妇女产次多且多为巨大儿,宫颈裂伤较多,导致宫颈松弛、宫颈管过短的情况极为普遍,传统环扎术失败率一直居高不下,刘医生的“双层环扎术”精准契合本地医疗需求,为众多高危产妇带来了福音,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。此次手术的成功,不仅体现了中国援外医生精湛的医疗技术,更彰显了“不畏艰苦、甘于奉献、救死扶伤、大爱无疆”的中国医疗队精神。刘慧玲医生表示,未来将通过“传-帮-带”的模式,把这项创新技术系统传授给当地医护人员,提升奔巴岛高危妊娠诊疗水平,为当地妇幼健康事业持续贡献中国力量。

校对 陶善工

相关标签

精品推荐

查看更多内容
查看更多内容
查看更多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