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好文推荐 时时关注 热点聚焦 更多分类 本地

成都:知识产权赋能企业3个月攻克技术难关

中国新闻网 2025-10-31 10:25:08


(资料图片)

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30日电 (记者 刘忠俊)记者10月30日从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,在当地智能家居、中医药两大产业知识产权赋能中心协助下,崇州市科技企业通过“微导航”明确了向全屋智能进军的方向;药企与高校研究院结成“创新合伙人”,仅3个月药企便突破3个重点药物项目技术瓶颈。这是成都以知识产权服务激活产业创新动能的缩影。

据了解,目前成都已在智能终端、生物医药、轨道交通等8个重点产业布局8个知识产权赋能中心,形成由市市场监管局统筹,产业功能区、专业服务机构等多方参与的公共服务网络。这些中心聚焦企业需求,提供专利导航、高价值专利培育、维权咨询等精准服务,推动知识产权“创造-运用-保护”全链条赋能。

位于成都崇州市的智能家居产业赋能中心,已构建知识产权全流程服务体系。该中心不仅为某公司明确转型路径,还促成领益科技与成都数之联合作,攻克“透明胶缺料不良检测”技术难题。自运营以来,该中心累计促成专利实施转化、交易、转让许可各100项,交易额超12亿元,完成专利质押融资1.9亿元,服务企业超200家,为“川派家居”绿色转型注入动力。

成都彭州市中医药产业赋能中心则扮演“成果转化红娘”角色。2025年4月,在该中心搭建的“科创天府·智汇蓉城”对接活动上,大连理工大学成都研究院与四川某医药企业达成合作。“无需支付前期研发费就能获优质原料,3个月突破3个重点项目,速度远超预期。”企业负责人说。目前双方共建的“药用矿物及高分子材料研究中心”已打通一项血液疾病药物核心工艺,预计3年内获批上市。该中心还推动24家企业完成专利产品备案,新增74件知识产权挂牌交易。

据统计,成都各赋能中心自运营以来,已服务企业930余家,开展产业专利导航11个、企业专利微导航48个。其中,轨道交通赋能中心组建成渝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,推动150件专利转让;智能终端赋能中心为成都某企业提供闭环服务,助其获980万元专利质押融资。

“一业一中心”的专业化模式,让成都知识产权服务从“分散式”转向“系统性”,从“单一支持”升级为“全链护航”。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,将深化赋能中心建设,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,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知识产权动能。(完)

相关标签

精品推荐

查看更多内容
查看更多内容
查看更多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