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5年两次流产,一路辛酸。一次手术,终得梦圆。在扬州市妇女儿童医院产科病房,29岁的路女士将孩子紧紧抱在怀中,分外怜惜。9月9日,对路女士和她的家人而言,是一生中的重要日子,是倍感幸福甜蜜的日子。这一天,她在该院剖宫产下一名健康男婴,体重2980克,接近6斤。9月13日,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从该院采访了解到路女士坎坷的孕育经历。
可爱的宝宝
成功手术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“我心情非常激动,发自内心地感谢王亦雄主任和她优秀的团队。”记者在病房见到路女士,说起手术的成功,谈到健康的小宝贝,她哽咽了。因为这是一条走了数年的孕路,两次流产、数次奔波,这一次精细手术和整个孕期的严密守护,换来母子平安,这是多么不易。
记者了解到,2020年,路女士结婚后很快怀孕,却在孕18周左右毫无征兆地流产了。她回忆道:“就像正常生产一样,腹痛后孩子突然就没了。”类似的情况在第二次怀孕时再度上演,同样的周期、同样的结局。她一度陷入痛苦、迷茫、无助与自责,“从来也没听说过别人有这种情况,这可怎么办呀。”像许多宫颈机能不全的患者一样,路女士开始四处求医,甚至考虑到外地大医院手术。
转机来自一次网络浏览。路女士在扬州市妇幼保健院公众号上,看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、扬州市妇女儿童医院副院长、妇产科专家王亦雄关于“孕前腹腔镜宫颈环扎术”的介绍,她似乎看见了曙光。9月9日,王亦雄教授和三位高足张玲玲、丁桂春、王仙仙共同为路女士实施剖宫产手术。手术台上,当响亮的啼哭声传来,所有医护都松了一口气。孩子体重2980克,评分满分,是个健康的男婴。
路女士的主管医生、产科副主任医师王仙仙对记者说:“王老师常说,要我们‘走出去学,回来造福百姓’。除了技术,王老师更教会我们对病人负责、对工作认真的态度。路女士这个产妇,我们从早孕就开始担心,直到孕32周后才逐渐放心。”王仙仙告诉记者,团队通过B超密切监测产妇的宫颈长度和环扎线情况,确保万无一失。
接受爱徒祝福
幸福的路女士
记者采访了解到,路女士只是众多受益者中的一个。“这项技术我们已经成功开展多例。”王亦雄表示,有许多女性因先天或后天原因宫颈机能不全,多次流产或早产对身心都是巨大打击。这项技术能圆她们的妈妈梦。要让更多医生掌握这项技术,造福更多家庭。据悉,该院的“孕前腹腔镜宫颈环扎技术”已成为区域性特色项目,不仅服务本地患者,还吸引泰州等周边地区的患者前来就医。
9月10日教师节这天,王亦雄教授诊室里传来欢声笑语。她的学生王嘉薇、张玲玲、丁桂春、王仙仙等,如今已是医院妇科产科骨干,大家手捧鲜花祝贺老师节日快乐。“每次到了教师节就很幸福,他们都变成了医疗骨干,成长为了专家,我很自豪。”王亦雄说。
而对路女士来说,这个九月,她终于迎来了迟到已久的母子相拥。孩子轻微均匀的呼吸声,是如此的美妙和动听。通讯员 刘海霞 徐静 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